注意药物引起的肝损伤

2018-10-18 15:03

药物性肝损伤是指由各类处方或非处方的化学药物、生物制剂、传统中药、天然药、保健品、膳食补充剂及其代谢产物乃至辅料等所诱发的肝损伤。

注意药物引起的肝损伤
1、什么是药物性肝损伤?
药物性肝损伤是指由各类处方或非处方的化学药物、生物制剂、传统中药、天然药、保健品、膳食补充剂及其代谢产物乃至辅料等所诱发的肝损伤。
常见表现为:肝功能化验指标的异常,可有或无乏力、虚弱、恶心、厌食、右上腹痛、黄疸、瘩痒、皮疹或体质量减轻等症状,严重者可出现腹水、肝性脑病、与药物性肝损伤相关的其他器官功能衰竭。
 
2、什么原因引起了药物性肝损伤?
肝脏是人体的解毒器官,许多药物通过肝脏的代谢和清除作用被转化或消除。然而,在治疗过程中,某些药物由于其自身的毒性损害或人体对其发生过敏反应,易引起肝脏的损伤。
 
药物的化学性质、剂量、疗程,以及药物相互作用常可影响药物性肝损伤潜伏期、临床表型、病程和结局。药物联合应用增加药物性肝损伤风险,如当抗结核药物与唑类抗真菌药、甲氨蝶呤、抗痉挛药等药物同时使用时,药物性肝损伤的发生率将增加利福平和异烟肼联合用药,比单用异烟肼产生毒性更早,转氨酶水平更高。中药材种植和炮制等过程中的污染也是增加药物性肝损伤发生风险的重要因素。
 
3、哪些人用药时尤其要警惕药物性肝损伤的发生?
部分人群因为其体质的特殊性,更容易产生对肝脏有害的不良物质而发生肝损害。
 
(1)妊娠期妇女:在妊娠过程中,体内各主要脏器的负担会加重,肝脏作为主要的代谢器官,则更易受到药物或其他化学物质的损害。此外,由于受孕激素的分泌量增加,肝脏的生物转化功能下降,也容易产生药物的蓄积中毒。增加妊娠期药物性肝损伤发生的药物包括四环素、甲基多巴、肼屈嗪、抗生素和丙基硫氧嘧啶等。
 
(2)老年人:老年人由于肝细胞和肝血流量下降,肝微粒体药酶合成减少、活性降低,肝脏对药物的代谢能力降低,解毒能力减弱,药物容易在体内蓄积产生不良反应。此外老年人基础疾病多,用药时间长,用药品种多,联合用药多,肝脏负担增加,发生不良反应的几率增加。
 
(3)儿童:儿童特别是婴幼儿,肝脏的药物代谢酶系还不健全,对药物的代谢功能尚未成熟,对肝毒性药物的敏感程度也与成人不同,因此较成年人更易发生药物性肝损伤。婴儿和儿童容易出现丙戊酸钠引起的肝损伤以及阿司匹林引起的Reye综合征;虽然丙硫氧嘧啶可导致所有年龄患者药物性肝损伤发生,但对儿童造成的肝损伤更严重;婴幼儿应用磺胺类药物和维生素K时可引起黄疸,抗癫痫药丙戊酸具有肝脏毒性,在儿童中的肝损害发生率较高。
 
(4)既往存在肝功能异常或肝功能障碍者:如慢性肝病病史者包括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酒精性肝病、慢性乙型肝炎和慢性丙型肝炎等,肝脏对药物的代谢功能较差,药物清除能力降低、代谢排泄异常以及适应性降低导致对药物肝毒性的易感性增加,也更容易引起药物蓄积而引起肝毒性反应。
 
4、药物性肝损伤重在预防
(1)避免随意滥用药物。在用药前,应认真评估用药者机体的基础情况,严格掌握适应证。
 
(2)对既往有药物过敏史或过敏体质者,用药应警惕,避免再次使用化学结构类似的药物,且在选择用药的种类、剂量及给药途径时也应倍加谨慎。
 
(3)应避免联用具有肝毒性的药物,对于肝功能不良患者、老年人及儿童,应慎用或减量使用具有肝毒性的药物。
 
(4)药物间相互作用和重复用药是药物性肝损伤发生的常见风险因素,勿滥用药物及保健品,尽可能减少多药并用,尽量避免剂量、疗程过长,若不得不使用两种以上药物时应了解药物之间是否相互作用而产生不良反应。
 
(5)在用药治疗期间注意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定期检测血象、尿液及肝功能等,一旦发现肝功能异常等,尽快查明原因,将药物性肝损伤降至最低。
 
5、一旦发生药物性肝损伤怎么办?
立即停用有关或可疑药物,尽快到医院肝病或消化专科就诊。必要时给与乙酰氨基酚、甘草酸制剂等解毒抗炎保肝药物,或糖皮质激素,肝衰竭重症患者需考虑肝移植。
 
急性药物性肝损伤患者大多预后良好,但部分患者如果反复损害,可病情迁延,发展为肝硬化等,预后不良。
点击咨询

周一至周五:10:00-20:00

周六至周日:10:0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