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胚胎干细胞
将少量已经部分分化的小鼠胚胎干细胞移植到
帕金森病大鼠模型纹状体内,至少有部分移植细胞分化为多巴胺能神经元,能够改善模型鼠的症状。该研究认为脑内的微环境能够使移植的胚胎干细胞存活。25只接受了1000~2000个移植细胞的大鼠,56%的大鼠脑内存活移植物中含有多巴胺能神经元,20%大鼠脑中有致死性的畸胎瘤,24%大鼠脑内没有移植的细胞存活。结果提示了一种可能,即相对未分化的细胞移植到脑的特定部位可以分化为与移植部位细胞类型相对应的神经元,不一定都导致不可控制的细胞增殖。
最近在对灵长类动物猴的胚胎干细胞的移植研究过程中发现,灵长类动物的胚胎干细胞也能够分化为多巴胺能神经元细胞,且FGF20与FGF2的共同作用有助于提高胚胎干细胞分化为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分化率。
2、胚胎期神经干细胞
将胚胎中脑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前体细胞,在撤除FGF-2后,部分细胞分化为“TH”细胞,扩增后植入大鼠纹状体内,但发现其存活率很低一项研究发现抗坏血酸能够促进中脑前体细胞向多巴胺能神经元细胞的转化。发现培养过程中的低氧环境,更有利于神经元的增生和向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分化。
3、成体神经干细胞及其前体细胞
研究表明成体动物的纹状体部位也存在着神经前体细胞。从成体小鼠SVZ区的NSC的前体细胞移植到纹状体内,2周后发现尽管移植的细胞都成活了,但并没有向多巴胺能细胞转化,但与假手术组比较,移植组动物的旋转行为仍然获得了明显的改善,研究者认为,纹状体局部的微环境不足以诱导ASC的前体细胞向多巴胺能神经元转换,但植入的细胞仍然保持前体细胞的特性,并已经显示出了一定的治疗效果。
4、其他组织来源的成体干细胞
研究表明皮肤、血液、骨髓和脐带血中的干细胞均有分化为神经细胞的潜能。已有报道将脐血干细胞注射到脑卒中小鼠静脉内,脐血干细胞可自行转移入脑损伤部位,并转化为神经细胞。成功地使用脐血干细胞治疗帕金森病的动物研究已有发表。
5、核转移技术或干细胞作为基因治疗的载体
核转移技术对避免移植物引起的免疫排斥反应带来革命性的变化。目前,在大鼠上已成功地进行了核转移实验,得到的核转移胚胎干细胞具有胚胎干细胞全部特性,联合应用bFGF、Shh、FGF8、抗坏血酸(AA)可诱导它们特异性地向中脑多巴胺能神经元分化,其数量占全部分化细胞的50%以上。
以干细胞作为载体,将编码多巴胺生成或代谢的酶类基因或营养因子基因导入干细胞后再进行移植。用于细胞作为载体,有许多其他载体所没有的优点,如有自我复制功能,有细胞迁移功能,可远距离迁移至病损部位,表达稳定,维持时间长等。
6、异种干细胞移植
干细胞的种属特异性低,来源于成年小鼠的NSC能形成鸡胚和小鼠胚胎的神经组织,提示NSC有广泛的分化潜力,有形成不同种属各种细胞的能力,这就为不同疾病移植治疗提供了可能。将胚胎27天的猪胚胎腹侧中脑细胞单侧移植入12例帕金森病患者的豆状核和尾状核中,同时给予免疫抑制剂治疗,患者耐受良好,未见明显的副作用,没有细菌和猪的内源性病毒的感染,证明该法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