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干细胞,不得不提的一些事儿

2018-09-03 17:59

科学家第一次成功地在实验室内制造人类胚胎干细胞,使科学家在研究制造人体器官的艰苦旅程上迈进了一大步,因为胚胎干细胞是人类所有不同种类细胞的前身,它可以分裂、成长、变成不同种类的细胞,因此,科学家相信,无限量地制造人体器官,作医学用途的梦想,终有实现的一天。

随着干细胞的深入研究,像癌症和心脏病这样令人恐怖的疾病,也将会变得不堪一击了。据科学家预测,到21世纪末,由于生物医学的伟大成就,给人类的健康带来了巨大的益处,人类的普遍寿命可望超过百岁。在我们普遍享受科学的益处时,我们不会再去相信鬼神,而是感谢那些改善人类健康状况的科学家们。
 
戏剧性的开端
干细胞为大众所熟知,首先不是因为它那些神奇的功能和用途,而是因为干细胞研究在伦理道德上引起的争议,使得各国政府不得不出面表态。经过新闻媒体的炒作,这个高深的研究领域也就被公众关注起来。1999年11月,美国一家小型生物技术公司在此基础上,进行了近乎疯狂的尝试,即把用此方法培养出的干细胞植入牛的卵子内。这一举动立即引起科学界的密切关注和国际社会的强烈谴责。
 
最初,干细胞的研究开始于胚胎干细胞,这种干细胞的研究能够克隆生命,这就引起了生物伦理学家的优虑,也带来了各派宗教领袖的强烈谴责。
伦理学家和宗教领袖的谴责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点:
第一,人造生命违背了自然规律,极可能破坏生态和社会的正常秩序;
第二,用干细胞克隆人导致了单亲家庭的出现,违背了正常的伦理规范,导致克隆人社会地位的畸形给社会的稳定带来负面影响;
第三,一些研究者把人类细胞和动物细胞杂合起来,制造半人半动物的胚胎,以供研究需要,这种怪胎的出现,极大地违背了传统的伦理道德规范;
第四,人造生命可能给一些种族极端分子带来机会,种族极端分子可能靠克隆进行种族扩张;
第五,干细胞的研究成果可以改变婴儿出生时的性状,极大地违背了人权规范;
第六,利用人体干细胞和动物身体生产人体器官的研究,让许多动物保护者们感到愤怒。
 
基于这些社会舆论的压力,各国政府不得不表态:
第一,政府禁止克隆人的研究;
第二,大多数政府不从财政支出中拨款支持人类胚胎干细胞的研究,但是他们同时表示,也不反对私人资助胚胎干细胞的研究;
第三,对克隆动物的研究持谨慎态度,不少国家予以资助。
 
经历了一些波折之后,科学家对干细胞的研究也开始谨慎起来,纷纷转移了科研方向,对克隆生命的研究减少了,大多开始了器官移植和疾病治疗的研究,这些新的研究课题使得人类直接受益。人们对干细胞研究态度也就来了一个180度的大转弯,各种褒扬之词纷至沓来。因此,在1999年世界十大科技成果的评选中,干细胞研究名列榜首也就不足为奇了。
干细胞:戏剧性的开端
 
神奇的干细胞
既然干细胞引起了如此普遍的关注,那么什么是干细胞?干细胞究竟有什么神奇的特性呢?
 
所谓干细胞,就是在生命的成长和发育中起“主干”作用的细胞,就如同建筑中钢筋泥沙这样的基本材料。干细胞为什么神奇呢?主要在于它能够分化。
 
干细胞分三类:全能干细胞、多能干细胞和专能干细胞。所谓全能干细胞,就是它可以分化成人体的各种细胞,这些分化出的细胞,构成人体的各种组织和器官,最终发育成一个完整的人。人类的精子和卵子结合后形成受精卵,这个受精卵就是一个最初始的全能干细胞,受精卵继续分化,在前几个分化过程中,可以分化出许多全能干细胞,提取出这些细胞中的任意一个放置到妇女子宫中,就可以发育出一个完整的人体。在理论上,一个受精卵可以发育成多个同样性状的婴儿,多胞胎的出生就是很好的证明。当然,在正常情况下,人类母体自身的生理机制可以促成一次一胎。这些全能干细胞在进一步的分化中,形成各种多能干细胞,这些多能干细胞不再具有分化成所有干细胞的能力,这时的细胞分为外层细胞和内层细胞,外层细胞会继续发育形成胎盆和其他对发育过程至关重要的组织。内细胞团将会发育成人体的所有器官。尽管内细胞团可以形成人体所有类型的细胞,但它们并不能发展成个体,因为它们不能产生胎盆和在子宫发育时必需的一些组织。这些多能干细胞进一步分化成专能干细胞,专能干细胞只能分化成某一类型的细胞,比如神经干细胞,可以分化成各类神经细胞;造血干细胞,可以分化成红细胞、白细胞等各类血细胞。
神奇的干细胞
 
器官移植的突破
科学家第一次成功地在实验室内制造人类胚胎干细胞,使科学家在研究制造人体器官的艰苦旅程上迈进了一大步,因为胚胎干细胞是人类所有不同种类细胞的前身,它可以分裂、成长、变成不同种类的细胞,因此,科学家相信,无限量地制造人体器官,作医学用途的梦想,终有实现的一天。
 
英国皇家学会最近向医学专家小组提交的报告中,描绘了一番美好的图景:医生们将利用干细胞来治疗疾病,人们之间捐献干细胞的善举就像现在捐献器官一样不足为奇,干细胞能分化生成各种人体组织的原始细胞,可用来治疗许多慢性疾病,包括糖尿病和帕金森氏病等。
 
在俄罗斯,器官移植方面的研究也有了可喜的进展。最近,全美基因俄罗斯生殖与遗传研究所完成了俄罗斯首例囊胚期胚胎培养技术,该技术不仅大大提高了试管婴儿的妊娠成功率,还有效地降低多胞胎发生率。
器官移植的突破
 
干细胞:让痴呆远离人类
人体最重要的器官应该是大脑,先天性或后天性的大脑损伤使得人类患上了痴呆症或是精神病,而神经干细胞则为这类患者带来了福音。
 
首先分离出神经干细胞的是日本大阪大学和美国康奈尔大学的科学家。神经干细胞进一步发育会成为脑细胞。过去,学术界普遍认为,脑细胞在成熟后只会死亡而不会再生。大阪大学教授冈野荣之通过研究发现,只要条件具备,成人脑内的神经干细胞会成长起来。冈野荣之同美国康奈尔大学医院合作,在征得患者同意后,使用医疗器械把神经干细胞从癜症等脑疾患者被切除的脑组织中分离出来。
 
在谈到该方法的医学前景时,冈野教授举例说,在治疗因脑内缺少多巴胺而引起的帕金森氏症时,可以培葬神经干细胞,使其分化为产生多巴胺的神经细胞,然后将其移植到脑中。
 
脑癌是最棘手的癌症之一。药物和放射疗法都对它影响甚微,通过手术切除肿瘤也很困难。据英国《新科学家》杂志报道,意大利卡洛-贝斯塔国家神经学研究所的科学家在研究中发现,神经干细胞一旦进人脑部,很快就可以扩散开来。这种特性有可能用来向脑部释放治癌药物。
干细胞:让痴呆远离人类
 
干细胞:疾病的克星
在80年代,有一部日本爱情连续剧《血凝》,给人们留下了深刻印象。印象中,剧中的女主人公得的是白血病,最终香消玉殒。在那样一个时代,白血病算是不治之症,而使得爱情的结局成为了一个悲剧。回顾这段往事,在为那对青年男女伤感的同时,也不禁为他们感到惋惜。要是他们有幸生在“干细胞时代”,这样的悲剧或许就不会发生,因为干细胞正好是各类疾病的克星。
 
1996年l0月,中国第一铡由非血缘关系的志愿者提供外周血、并用于治疗白血病的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在上海获得成功。这是中国医学家在血液系统疾病的治疗研究中实现的历史性突破。接受手术的11岁的杭州男孩,已有5年白血病病史。
 
最近,上海有一位50岁的恶性、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吴某,日前经血液病专家运用世界先进的“纯化造血干细胞移植法”治疗获得成功。患者术后顺利度过了3个月的“危险期”,经全面体检证实,一切生理指标均恢复正常,患者的造血功能获得重建。
 
美国一家公司的科学家成功地从人类的骨髓,发现一称间叶细胞的干细胞,可成长为骨髓、骨骼、软骨、肌肉、韧带等细胞。这项研究,对医治骨和软骨受伤、骨质疏松症、骨关节炎及痴肥,有很大的帮助。
 
俄罗斯莫斯科大学和儿童医院的研究人员最近在成年哺乳动物的跟睛视网膜组织里发现了视网膜干细胞。而给眼睛视网膜受损的病人带来了恢复光明的希望。
干细胞:疾病的克星
点击咨询

周一至周五:10:00-20:00

周六至周日:10:0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