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间充质干细胞

    脂肪间充质干细胞

    导语

    脂肪间充质干细胞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一样具有高度增殖和自我更新能力,可在脂肪组织中分离获得大量的脂肪间充质干细胞,且能多向分化成为中胚层和非中胚层细胞,主要应用于皮肤组织再生、软骨和骨组织再生、伤口愈合、肝脏组织再生、脑组织修复、心肌梗死修复、肌肉组织修复、3D培养以及整形美容等医学领域。

    目录

    过去,脂肪只被看作是一种能量储存的组织而未引起研究者们重视。直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确定其参与性激素的新陈代谢后,脂肪组织变成一个参与人体新陈代谢和免疫应答重要的内分泌器官。2001年首次报道一种新成体干细胞的来源,脂肪间充质干细胞从脂肪组织分离获得,并于2004年达成共识称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此后,因其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一样具有高度增殖和自我更新能力,可在脂肪组织中分离获得大量的脂肪间充质干细胞,且能多向分化成为中胚层和非中胚层细胞,使其成为成体干细胞在再生医学应用研究的热点。应用于皮肤组织再生、软骨...查看更多>>

    现有报道,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的再生潜能及调节机制可能有如下几种:第一种机制是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可能通过向特定细胞类型的分化,在体内可更换有缺陷的细胞群。然而,随后有研究者对动物模型进行的研究,在体内跟踪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的作用机制显示该机制尚未被证实。脂肪间充质干细胞除了向脂肪细胞、成骨细胞、软骨细胞的分化外,没有确切的研究证实间充质干细胞的分化功能,分化细胞表型仅通过特异性标记的表达验证。 虽然已经报道其体外分化为多种表型,但体内转化机制仍未明确。有报道,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可在缺血组织中存活,但成熟脂肪细胞在缺...查看更多>>

    尽管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对组织工程和再生医学发挥积极作用,但许多研究显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具有致癌潜能。体外和动物研究认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可与肿瘤细胞相互作用并诱导肿瘤发生。 研究发现乳腺肿瘤分泌的可溶性因子抑制脂肪分化,但增加了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的增殖、促血管生成因子分泌和肌成纤维细胞分化。这种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的行为类似于乳腺肿瘤的特征。研究发现脂肪间充质干细胞诱导乳腺癌的复发、转移或通过微环境诱导乳腺癌恶化。相反,也有报道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可以抑制肿瘤的活力和增殖,具有脂肪间充质干细胞条件培养基和胰腺肿瘤细胞...查看更多>>

    在临床研究上,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的第一次临床应用是在2004年。近年来,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在组织修复和再生研究方面,每年显著增加。研究者们最关注的是在修复和再生中使用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的数量、临床试验评价疗效和安全性。 根据美国临床试验报道,有121项研究注册使用脂肪间充质干细胞,这些研究包括治疗糖尿病、肝硬化、瘘、心血管疾病、肢体缺血、肌萎缩侧索硬化、脂肪代谢障碍、移植物抗宿主病、克罗恩病、动脉硬化、软组织填充和骨组织缺损等,其中内分泌系统37例,缺血系统17例,软硬组织34例,其他33例。大多数涉及胃肠道和...查看更多>>

    研究表明,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的产量受年龄、采集的部位和分离方法的影响。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具有最佳生物学功能且获取的细胞数量最多的分离方法尚未明确。
    1、直接切除术和吸脂术获得的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在数量和成脂分化潜能之间没有显着性差异,但吸脂术获得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的活细胞百分率明显高于通过直接切除术。
    2、捐赠者的年龄是影响脂肪间充质干细胞产量的另一个重要因素,从婴儿获得的脂肪间充质干细胞血管生成和成骨能力比成年人和老年人高。在20岁以上的年轻人和50-70岁的老年人收获脂肪间充质干细...查看更多>>

    点击咨询

    周一至周五:10:00-20:00

    周六至周日:10:00-18:00